廣東省社科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課題申報表
【發布時間】:2014-7-23 18:55:30 【類型】:德育課題
【點擊次數】:3279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課題
申 報 表
課題名稱 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
申 請 人 謝冰融
單 位 廣州市天河區明珠中英文學校
通訊地址 廣州市天河區珠村力子園路
聯系電話 020-32355419
電子信箱 thmz2012@163.com
申報時間 2013年 6月 11日
廣東省社科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課題申報表
課題名稱 |
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 |
主持研究單位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完成時間 |
2016年6月 |
課題申請人 |
性別 |
年齡 |
職務 |
職稱 |
工作單位 |
謝冰融 |
男 |
47 |
校長 |
小高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課
題
組
成
員
|
姓 名 |
性別 |
年齡 |
職務 |
職稱 |
工作單位 |
張展營 |
男 |
36 |
教務助理 |
小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嚴建明 |
男 |
55 |
教務主任 |
中教高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鄭海松 |
男 |
35 |
德育主任 |
中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劉偉元 |
男 |
31 |
教師 |
小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陳吳靜 |
女 |
25 |
教師 |
小教二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孔玲玲 |
女 |
33 |
教師 |
小教二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尤揚 |
女 |
30 |
教師 |
小教二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陳彩云 |
女 |
43 |
教師 |
小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吳雪梅 |
女 |
41 |
教師 |
小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彭文君 |
女 |
45 |
教師 |
中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汪曉嵐 |
女 |
43 |
教師 |
中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艾麗珍 |
女 |
32 |
教師 |
中教一級 |
明珠中英文學校 |
一、課題申請人和課題組成員近年來承擔的主要課題
課題名稱及類別 |
課題負責人 |
批準時間 |
批準單位 |
完成情況 |
小學生“多元基本技能”研究與優化訓練 |
謝冰融 |
2009.11 |
珠海市高新區教育局 |
已結題 |
“大課堂全程教學模式”實驗(校本課題) |
謝冰融 |
2010.9 |
北大青鳥集團基礎教育研究院 |
進行中 |
二、課題申請人和課題組成員近年來取得與本課題有關的科研成果
作 者 |
成果名稱 |
成果形式 |
發表刊物或出版單位 |
發表時間 |
艾麗珍 |
《好孩子是表揚出來的》 |
論文 |
《廣州民辦教育》 |
2013.4 |
鄭海松 |
《永遠的記憶,無限的動力》 |
論文 |
《湖北教育科學》 |
2009.1-2 |
嚴建明 |
《充滿愛心的引路人》 |
論文 |
《孝感教育》 |
2005.5 |
三、本課題研究的國內外現狀及發展趨勢
現代教育不是一個孤立、封閉過程,而是一個開放、現實、全方位的社會活動。學校、社會、家庭三者緊密聯系形成合力對學生進行教育,已引起廣大教育工作者的重視。
近年來,美國為著重研究解決公立學校的危機問題,把家校合作作為教育研究和學校改革的主題;英國、德國、法國、芬蘭和挪威等歐洲國家,也將家校合作作為教改的重要組成部分。
大眾傳媒時代的到來,對青少年進行媒介素養教育己成為每一個現代國家都不可忽略的時代課題,其所關涉的,不僅是一代人的素養,更是一個民族國家的未來。隨著大眾媒介不斷地深入人們的生活世界,隨著人們媒體素養培養意識的不斷增強,媒體素養教育也越來越廣泛地滲透到世界各地。忽視青少年的媒介素養教育,使青少年媒介素養缺失,面對高速發展的媒介和鋪天蓋地的信息,表現得手足無措,甚至在媒體所提供的虛擬環境中迷失了自我。因此把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作為學校素質教育和培養目標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大眾傳媒時代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的重要前提。
我國媒介素養教育的實踐研究正處在起步和實驗階段,國家的課程標準中沒有明確的媒介素養培養要求。但是從對媒介素養教育的理論基礎的分析,我們可以看到在中小學階段對學生實施媒介素養教育是必需的,也符合我國培養學生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的新理念。學校教育、家庭教育相互配合相互補充對于學生媒介素養的發展是非常重要的。 |
四、本課題研究的目標及預期效果
研究的目標:
一、建立有效的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關系的研究。
二、結合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促進學生媒介素養教育的個案研究。
三、整理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途徑,探索家庭教育的好辦法的研究。
研究的預期效果:
通過研究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培養學生具有健康的媒介批評能力和意識,使其能夠充分利用媒介資源完善自我,使其能夠辨別和抵御大眾傳媒的不良影響。 |
五、本課題研究的主要內容與方法
研究內容:
一、探索并構建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關系的有效合作模式。
二、探索并總結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家長配合老師,對個別學生進行“因材施教”的方式、方法、內容及作用。
三、積累并整理家;优c媒介素養教育途徑,探索并總結家庭教育的好辦法。
研究方法:
1、文獻法:查詢有關的研究資料,建立本課題的評價指標體系。
2、個案研究法:運用多種方法去追蹤某“個”對象。
3、經驗總結法。及時掌控課題研究過程,總結成功經驗,并將之推廣應用。
4、問卷調查法:進行學生和家長問卷調查,并對調查的情況進行對比分析。
5、試卷測驗法:主要是用于檢測學生在家長配合下的實際效果,進步程度。 |
六、課題最終成果
1、形成多種媒介互動基礎上的家校合作新模式,探索新形勢下外來人員子弟教育的新途徑。
2、形成“電子成果”(多種形式的網站、博客、微博等互動性媒介載體),并利用此類載體“有形”、“有效”提升學生媒介素養,提高家;拥慕逃狭
3、形成調研報告和課題論文集(含活動資料、視頻、論文)。 |
七、課題研究的實施步驟、時間安排及經費來源
本課題從今年起,擬用三年時間完成研究任務,其過程可分為三個階段。
(一)準備階段:2013年6月—7月
1、6月上旬:收集信息,制訂課題方案;
2、6月下旬組織家長會,交流研究方案。
3、向廣東省社會科學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申報課題。
(二)實施階段:2013年9月--2013年12月
1、2013年10月開展第一次總結交流會,形成階段性實驗報告。條件允許的話,聽一次專家講座;
2、2013年11月組織第二次實驗研究階段性總結交流會;
(三)總結階段:2013年12月—2014年1月
1、2013年12月,進行實驗研究總結,形成最終研究成果。
2、2014年01月,組織結題會議,分享研究成果,推廣使用。最終以研究報告形式結題。
本課題經費來源:
主要以上級領導予以支持與集團總部下撥經費自籌相結合。
|
八、相關機構、組織、專家或所在單位推薦意見
九、廣東省社科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青少年媒介素養教育課題組”意見
十、廣東省社科院青少年成長教育研究中心